谁说团购券这种营销方式,已经日落西山了?
发布时间:2018-04-19 来源: www.yumstone.com 易石软件
尴尬的“上半场”
大约是在7,8年前吧,有人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,依样画葫芦的抄来了一个中国版的Groupon,拉开了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从屌丝到互联网精英,从创业者到风险投资机构,对于一个叫“团购”这样的新鲜玩意儿,狂热的追求;
最疯狂的时候,神州大地超过1000家团购网站,千万级的融资声不绝于耳,还是“刀拉”单位的高级货;要知道,当时魔都市区的公寓房还只是百万级的,这些家伙如果没有吹牛B,看客们,他们骗到的钱,按住房币的实际购买力角度,在今天看来,还真是个天文数字…
对比这些家伙,我宁愿选择原谅贾布斯,毕竟,虽然让很多人的梦想窒息了,但是,我家卧室的确扎扎实实的挂上了乐视TV,也成功改变了我多年不开电视机的习惯…
但是,我怎么还是感觉,文化大革命,生产大跃进的遗毒,好像从来都没有远离这个民族呢?
彼时的隔壁老王,也只是个不起眼的,找不到创业北边的“永动机”,千团大战背后伤痕累累的投资商,应该没看准“团购”这个新鲜事物的本质,用上海话讲,这样的事情,一定要找个“打仗模子”的家伙才能做的好啊…
果然,几年下来,整亿整亿烧掉的“刀拉”,该死的还是都死了,不该死的,也被资本胁迫下,苟且了…
隔壁老王却是其中硕果仅存的幸运儿…
历史的主流,从来都是成王败寇,老王江湖地位大涨,一度认为自己应该和双马平起平坐,成为江湖中最光鲜夺目的“三驾马车”;
可惜,老王还是姓王,不姓马…
更可惜的是涛哥,本来一个好好的美食搜索引擎,说不定借助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风口,给摇摇欲坠的李家王朝来个致命一击,甚至成为“股沟”一般神级企业,可惜大好前程,居然输在一个“打仗模子”手里…
江湖,是永远的江湖,没有上下半场之分!
过街老鼠般的团购业务
团购的业务模式,本意应该是基于薄利多销的思路,但是任何事情要做的好,需要把握的成功要素一定是复杂多样的;何况,将团购业务从工厂制造业模式,搬到消费服务的餐饮业,注定坑多的去了。
初期尝鲜的餐饮企业,的确尝到了“线上流量”的头啖汤,隔壁老王一定在汤里加了罂粟壳之类的神秘药物,让喝了头啖汤的老板们,欲罢不能;
很快喝汤的人蜂拥而至,头啖汤不久也寡淡如水,药却一点没少放,消费者却像被宠坏的家中独生子,明明就是来过多次的老客人,明明是直奔我而来,与老王无关,可是,买单时候,还会问:
“你们这,有团购吗?”
后来,有不少餐厅的服务员,在客人买单的时候,还会这样提醒客人:
“我们在美团上有团购优惠…”
开这样餐厅的老板,智商让人捶胸顿足…
难怪隔壁老王会认为餐饮老板都很蠢,在内部讲话中表示要教他们做营销,管收银…这样的厥词还被像圣经一样发文出来,这些让人捶胸顿足的老板,的确拉低了行业的平均智商。
好在后来足够激烈的市场竞争,将大多低智商的老板清洗了出去,活下来的老板,都没那么傻了,“线上流量”充其量是人为故意贴出的标签,被贴上“线上”标签的客人,还是原来周围的那些熟悉面孔,线上的机器粉丝,活生生的却一个未见。
再后来,即使是囊中羞涩的年轻人,大多也不愿lowB的掏出手机买团购券,再很繁琐的去用;即使穷,也要穷的有骨气,选择某家餐厅,自然会有过硬的理由,吃完饭问这问那,这般有损体面之事,自然不屑去做…
这时候,团购业务已经不像当初老王们吹的牛:团购势必会成为一种未来生活的常态!
我呸!这些鼓吹得屌丝者得天下的人,骨子眼里,该是对消费者多大的不尊重啊…可气的是,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智商捉急的人,所以,信者众;
好在隔壁老王运气着实不错,在团购业务摇摇欲坠的钢丝索上,掐住了涛哥的软肋,当然,涛哥也不冤,No zuo